在《火影忍者》这部经典动漫中,四代雷影“艾”以其无与伦比的速度与力量威震四方,成为无数火影迷心中的偶像。如今,在《火影忍者手游》中,忍战时期的艾以全新的姿态降临,再次点燃了玩家们的热血激情。那么,这位在游戏中被称为“暴躁老哥”的忍战艾究竟怎么样呢?让我们一探究竟!
忍战艾的形象深入人心,他身为雷之国云隐村的四代目雷影,是三代目雷影之子,八尾人柱力奇拉比的义兄。尽管性格暴躁冲动,但实力不容小觑。在游戏中,忍战艾同样以强大的实力和独特的技能机制赢得了玩家们的喜爱。
忍战艾的普攻共有五段,每一段都有其独特的攻击方式和效果。前两段是挥拳平推,对敌人进行基础的拳击攻击。第三段是突进冲拳击飞敌人,这一击具有较强的突进能力和击飞效果,非常适合用来打破敌人的防线或追击敌人。第四段是转身重踏,艾在转身的同时重踏地面,攻击范围广泛,可以对周围敌人造成伤害。最后一段是起跳膝击敌人,随后俯冲落地,伴随着闪电重创敌人。这一击不仅伤害高,而且视觉效果震撼,是艾普攻的终结技。在实战中,玩家可以灵活运用普攻进行连招,通过不同的段数组合来应对不同的敌人。
除了普攻之外,忍战艾的主动技能同样不容小觑。他的一技能“雷治爪”有两种使用方式:短按和长按。短按时,艾会向前突进抓取敌人,并在手中凝聚雷电持续攻击,随后用力将敌人砸向地面。若此时点击普攻可派生五段普攻。长按时,艾在抓取敌人并发动雷电攻击后,会旋转一圈并将敌人甩向远处。这一技能不仅伤害可观,而且具有很好的位移和控制效果。
二技能“重流暴”同样具有短按和长按两种使用方式。短按时,艾会下蹲冲撞敌人,命中后可以派生普攻五段。长按时,艾下蹲后旋转将敌人甩向远处。这一技能在实战中可以用来快速接近敌人或逃离战斗现场。
忍战艾的特殊机制“截击”更是让他的战斗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当他使对手发生强制位移,或者对手在他附近进行快速位移逃离时,就会触发截击机制。艾会瞬间出现在敌人身前并发动技能进行攻击。这一机制大大增强了艾的战斗灵活性和追击能力,让玩家在战斗中更加游刃有余。
当然,忍战艾的终极奥义同样不容错过。他的奥义技能“雷遁·绝牛雷犁热刀”可以对敌小队3到4体敌人造成高额伤害,并附带打断效果。在雷铠状态下,奥义技能更是可以造成额外的伤害和效果。这一技能在实战中可以用来迅速消灭敌人或打断敌人的关键技能。
除了主动技能和奥义之外,忍战艾还有两个被动技能同样值得关注。被动技能“暴怒雷拳”可以在敌方阵营每回合首次释放奥义后触发,对随机小队3到4体目标造成必中的伤害和麻痹效果,并使其本回合内无法恢复查克拉。这一技能对于克制那些依赖奥义输出的敌人非常有效。被动技能“雷遁当身”则让艾拥有联军统帅的效果,极大概率闪避敌人攻击,并在闪避成功后获得额外普攻机会。同时,艾还可以根据己方小队忍联合军忍者的奥义或普攻来成长体忍属性。这一技能大大提升了艾的生存能力和输出能力。
在游戏中,忍战艾的连招技巧同样非常重要。玩家可以通过灵活运用普攻和技能来组合出各种连招。例如,可以先使用一技能突进抓取敌人,然后衔接普攻进行连招;或者使用二技能接近敌人后,再使用一技能进行控制;还可以在雷铠状态下使用奥义技能进行高额伤害输出。不同的连招组合可以根据敌人的不同特点和战斗环境进行灵活调整。
在搭配阵容方面,忍战艾同样有着很高的灵活性。他可以与各种属性的忍者进行搭配,发挥出不同的战斗效果。例如,与雷属性忍者搭配可以提升输出能力;与水属性忍者搭配可以获得额外的攻击加成;与火属性忍者搭配则可以增加追打次数。此外,忍战艾还可以与具有联军标签的忍者进行搭配,进一步提升他的生存能力和输出能力。
在实战中,忍战艾的表现同样令人惊艳。他不仅可以快速接近敌人进行连招攻击,还可以通过截击机制来追击逃离的敌人。在雷铠状态下,他的普攻和技能都会得到强化,并且具有霸体效果和减伤效果,让他更加难以被击败。同时,他的奥义技能也可以用来迅速消灭敌人或打断敌人的关键技能,为战斗的胜利奠定坚实基础。
此外,忍战艾在游戏中还有着独特的奥义动画和音效设计。当他释放奥义技能时,屏幕上会出现震撼的动画效果,伴随着激昂的音效和雷电的轰鸣,让玩家仿佛置身于激烈的战斗现场。这种沉浸式的游戏体验无疑为玩家们带来了更加刺激和热血的战斗感受。
总的来说,《火影忍者手游》中的忍战艾以其强大的实力和独特的技能机制成为了玩家们心中的热门选择。他不仅具有高额的输出能力和良好的生存能力,还可以通过灵活运用连招和搭配阵容来应对各种战斗环境。如果你是一位热爱《火影忍者》的玩家,那么不妨尝试一下这位暴躁老哥——忍战艾吧!相信他一定会为你带来不一样的游戏体验!
38.31M放炮模拟器
32.76M非常憨的战争模拟器游戏
26.45M欧派有品商城
62.53M寿司好友3手游
69.89M趣玩丰途
44.06M机甲长空
59.68M盼之免费版
74.75M幼教网
50.58MFlint图标包app
84.06M文华财经随身行
本站所有软件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著所有。如有侵权,敬请来信告知 ,我们将及时删除。 粤ICP备2024192220号-3